透過輸入網際網路傳真位址指定接收者

1.
按[掃描後傳送]→[新接收者]。
2.
按[網際網路傳真]。
3.
按下拉清單→選擇所需模式。
[簡單]:
透過網際網路將已掃描的資料作為影像傳送。
[完整]:
透過網際網路將已掃描的資料作為影像傳送,並且使用者會收到一則傳送確認訊息,說明網際網路傳真是否已成功傳送。
注意
要使用「完整」模式傳送,接收者機器必須支援該模式。若使用「完整」模式傳送,則可以確認網際網路傳真是否傳送成功。
若使用「完整」模式將文件傳送給不支援「完整」模式的機器,則不能進行傳送確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文件實際傳送成功,相關工作也被視作未完成。這些工作在「狀態」螢幕上顯示為<正在等待傳送結果……>,直至到達在「設定/註冊」的[功能設定]中[傳送]的[電子郵件/網際網路傳真設定]中為[完整模式傳送逾時]設定的時間。逾時後,工作會被移到日誌,無法核對傳送確認時,結果顯示為<->。 (See "完整模式傳送逾時.")
4.
按[網際網路傳真位址]。
5.
輸入網際網路傳真位址→按[確定]。
注意
若不透過伺服器傳送文件,且在DNS伺服器上未註冊接收者的IP位址,使用下列格式輸入網域名稱:(使用者)@(接收者的IP位址)。
6.
按[接收者條件]。
7.
設定接收者條件→按[確定]。
<紙張尺寸>:
設定傳送的紙張尺寸。 [A4/LTR]中包含A5。
<壓縮方法>:
MH(改進型霍夫曼編碼)︰此方法掃描和壓縮黑白點延伸區域。
MR(雷德修正)︰此方法掃描和壓縮黑白點延伸區域。比MH更快。
MMR(改進型雷德修正)︰此方法是「雷德修正」的改進型,專用於數位機。比MR更快。
<解析度>﹕
設定接收者可以接收的解析度。
<分割資料>︰
若具有合併接收到的已分割資料的功能,則選擇[開啟];否則,選擇[關閉]。
若正在傳送的資料量超過[最大傳送資料量]設定的值,則資料被分割傳送。
若選擇[關閉]時正在傳送的資料量超過[最大傳送資料量]設定的值,則會發生傳送錯誤。
有關設定最大傳送資料量的資訊,請參閱"最大傳送資料量."
須知
根據接收者機器規格設定接收者條件。若設定了接收者機器不支援的條件,傳送過程中可能發生錯誤。
8.
<透過伺服器傳送>選擇以下設定之一。
[開啟]:
透過伺服器傳送文件。利用該選項,可以按照傳送電子郵件訊息的方法將文件透過網際網路傳送到接收者。
[關閉]:
不透過伺服器傳送網際網路傳真文件。可以在同一LAN(區域網路)環境中將大量影像資料傳送至接收者,而不會增加郵件伺服器的負擔。利用該選項可以快速地直接將文件傳送至接收者。若要使用該設定,則需在DNS伺服器上設定MX(郵件交換)記錄。在將<透過伺服器傳送>設定為「關閉」之前,請詢問「系統管理員」是否可以使用此類傳送。
若要添加其他接收者,請按[下一接收者]→重複執行步驟4到8。
須知
要透過伺服器傳送文件,必須將[使用「透過伺服器傳送」]設定為「開啟」。若[使用「透過伺服器傳送」]設定為「關閉」,<透過伺服器傳送>變灰並且無法按下。同時建議將[允許不透過伺服器的MDN]設定為「開啟」。 (See "允許不透過伺服器的MDN.")
注意
即使<透過伺服器傳送>設定為「關閉」,也會透過伺服器對使用「完整」模式傳送的文件進行傳送確認。
9.
按[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