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傳真機傳送選取的頁面

1EW7-03L
您可透過傳真機傳送在 Desktop Editor 的導覽視窗或工作視窗中選取的頁面。
注意
如需如何從 Desktop Browser 螢幕傳送傳真的詳細資訊,請參閱下文。
如果您目前使用 IWB 文件,則傳送傳真時會使用儲存在 IWB 文件中的列印設定。如需更多列印設定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下文。
您可從文件屬性擷取傳真號碼。如需更多資訊,請參閱下文。
若要使用 IP 傳真功能傳送傳真,您的裝置必須支援 IP 傳真功能。
1
按一下功能區上的 (印表機),然後從下拉式清單中選取要使用的傳真機驅動程式。
或者,在詳細資料視窗的「印表機名稱」中選取要使用的傳真機驅動程式。
如果顯示確認訊息,請繼續進行步驟 2。
如果沒有顯示確認訊息,請繼續進行步驟 3。
注意
如果您將驅動程式從印表機驅動程式變更為傳真機驅動程式,「列印」會自動變更為「傳真」。
如果未顯示詳細資料視窗,請參閱以下文章。
如果命令沒有顯示在 Desktop Editor 的功能區上,請參閱下文以顯示命令。
此操作也可以使用工具列上的工具按鈕執行。如果工具按鈕沒有顯示在 Desktop Editor 的工具列上,請參閱下文以顯示這些按鈕。
2
按一下「是」。
3
在導覽視窗或工作視窗中選取要透過傳真機傳送的頁面。
注意
如需如何選取頁面的詳細資訊,請參閱下文。
4
按一下功能區上的 (傳送選取的頁面)。
或者,遵循下述其中一個步驟。
在功能區上按一下 (傳真) 的 ,並選取「傳送選取的頁面」。
在詳細資料視窗上按一下 ,然後選取「傳送選取的頁面」。
「傳真傳送設定」對話方塊會隨即顯示。
注意
如果您在「系統設定」中選取「如果列印時不顯示列印預覽,則顯示確認訊息」核取方塊,則當您在下列其中一種模式執行中執行上述操作時,會顯示確認訊息。
註釋模式
數位圖章模式
郵件合併列印設定模式
編輯原稿頁面模式
節錄模式
「檔案」功能表 >「選項」>「系統設定」>「Editor」>「選項」>「如果列印時不顯示列印預覽,則顯示確認訊息」
如果在「系統設定」中取消選取「顯示列印/傳送傳真對話方塊」核取方塊,則當您在隱藏註釋時執行操作,將會顯示確認訊息。若要列印註釋,請按一下「帶註釋列印」。
若選取「顯示列印/傳送傳真對話方塊」核取方塊,便會顯示「傳送傳真」對話方塊。如需如何使用「傳送傳真」對話方塊透過傳真機傳送文件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下文。
「檔案」功能表 >「選項」>「系統設定」>「一般設定」>「列印/傳真」>「顯示列印/傳送傳真對話方塊」
如果命令沒有顯示在 Desktop Editor 的功能區上,請參閱下文以顯示命令。
此操作也可以使用工具列上的工具按鈕執行。如果工具按鈕沒有顯示在 Desktop Editor 的工具列上,請參閱下文以顯示這些按鈕。
若傳真寬度或高度超過 482.6 mm (19 英寸) 的影像,影像會減小以符合 482.6 mm (19 英寸),同時維持長寬比。
若在輸出大小設定中已經指定紙張大小,則影像會減小以符合指定的紙張大小。
若在輸出大小設定中選取「自動大小」,則影像會減小以符合在「系統設定」的「縮小的影像紙張大小」中指定的紙張大小。然而,根據影像的形狀,列印時選取的紙張大小可能不同於指定的紙張大小。
「檔案」功能表 >「選項」>「系統設定」>「一般設定」>「匯入」>「縮小的影像紙張大小」
當選取多種輸出紙張大小時 (例如 A4 和 A3),則影像會減小以符合較大的紙張大小。
若解析度的資訊不包含在影像中,則減小時影像會轉換成 96 dpi。
如果要列印之頁面的頁首/頁尾與紙張邊界重疊,則會顯示確認訊息。請根據訊息中顯示的紙張邊界,調整頁首/頁尾的位置。
5
設定傳真收件人。
注意
如需如何設定目的地位址的詳細資訊,請參閱下文。
6
視需要設定封面表單設定。
注意
如需更多如何設定封面表單設定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下文。
7
若要指定要傳送的傳真文件工作名稱,請在「文件名稱」中輸入名稱。
8
若要使用外部號碼來傳真文件,請選取「指定外部撥號首碼」核取方塊,然後在「外部撥號首碼」中輸入傳真號碼。
9
指定要使用的線路時,請從「選擇線路 (G3/G4)」下拉式清單中選取線路。
無須指定線路時,請選取「自動 (G3/G4)」。使用先前裝置指定的傳送線路來傳送傳真。
注意
如果使用 IP 傳真功能傳送傳真,將會停用此設定。
10
按一下「確定」。
即會開始傳真。
注意
如需更多傳真工作狀態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下文。
11
視需要儲存畫面上顯示的文件。
注意
將文件儲存為 IWB 文件 (*.iwb) 時,請參閱下文。
將文件儲存為 PDF 文件 (*.pdf) 時,請參閱下文。

尋找其他產品的手冊
iW Desktop Version 4.2.0
使用者指南 (產品手冊)
USRMA-1999-002019-08Copyright CANON INC. 2019